10月29日在學校戶外教學安排一行人來到高士國小,高士國小處在山與山之間的平台,原是原住民耕作的地方,這平台四周環山,秋風吹來,氣候宜人相當舒服。
許嘉政校長,開懷親切的笑容,幽默風趣的獨特風格搭配道地的台灣話(也是台灣化)是許校長給我的第一印象;簡介後校長致贈大家每人一個獨特的背袋,背袋上面印製旅人學苑的墨寶以及代表原住民文化的百步蛇圖騰,對我來說這相當具有收藏意義,也感受到這樣的行銷方式是相當具有創意,並結合當地文化獨特性的一項巧思。
高士國小的小朋友以最具代表性的原音-非洲鼓樂團表演,讓大家享受一場音樂饗宴,震撼以及一致的打擊鼓聲,真是讓人心中振奮不已,也好想試試擊鼓的暢快。這樣壯大聲勢的開場後,由許校長親自為大家介紹旅人學苑的初創理想以及規劃,許校長表示這是結合在地沒落產業整合再出發的構想,在「你是我的眼」構想之下,除了學校學生可以有機會學習不同文化,也讓學生成為旅人們的眼,當起小老師,為旅人解說當地文化。板栗香菇以及相思木炭窯更是一項經傳統沒落產業重新規劃包裝,整頓再出發的一項亮眼成績,使得原本部落裡只剩兩位老人家在種植板栗香菇,進而延伸至現在種植板栗香菇是部落裡的主要經濟來源。
下午在我們為小朋友上完護理健康教育-視力以及口腔保健課程,休息片刻後,我們準備晚餐行程。天色也逐漸暗下來,突然在校門口一陣響徹雲霄的摩托車聲以及閃亮的頭燈,照亮的黑暗的操場,另一個男主角出現了!一位堅持在地文化必須親自深耕,一個真正的排灣族勇士-李文彬!在他的帶領下,我們經過一段黑暗,崎嶇不平的山路,但也感受到無光害、自然的星空;幾分鐘之後,我們來到一位VUVU家裡, VUVU就像是在台灣話裡「嬸婆」的意思,在VUVU的家裡,我們看見滿滿一桌的食物,這些菜餚並非大魚大肉,是一道道VUVU自己種的地瓜葉、香酥地瓜片、香煎海魚、蒜味過貓、炒海菜、水煮花生等,眾人看見菜色皆食指大動,一會兒再加上文彬帶來兩罐小米酒,大家享用了一頓都市裡享受不到的菜餚,格外美味。回到學校沐浴之後,回到自己的床上,環看四周都是書籍,還有小朋友的畫作,躺在鋪著塌塌米的地板上,感受滿是書香氣息的夜晚,外面燦爛的星光也特別耀眼,原來,我在圖書館裡。
隔天我們開始在地文化參訪行程,首先我們來到祖靈廟,這間祖靈廟是一位巫師所個人擁有的,不巧巫師婆婆不在,文彬充當導覽,為大家簡單講解祖靈廟的由來以及如何傳承,讓我們瞭解到巫師傳承是靠著其本身的感應以及傳承者十分努力而來,因此目前巫師在部落中仍佔有很大的權力,文彬說到在部落會議中巫師也是當然主席,所有決策也都是必須經過她同意認可才行,在不能見到本人的遺憾之下,祖靈廟裡面牆壁上有著巫師婆婆的畫像,這也讓我們見識到了一點真相呢!而在祖靈廟中間有一幅畫,畫的中間是一個甕以及周邊有兩條百步蛇守護著,這圖像也是排灣族原住民祖靈的來源,相傳祖先是從甕中出現一對男女,而百步蛇則是守護著甕的,當祖先出現之後,百步蛇則變成老鷹,遨翔天際之間持續保護原住民。
高士穀道,這是早期因為舊部落與耕作地之間相隔兩座山,族人耕作收成之後,必須將穀物背回部落中儲存,因此而得名。在穀道裡有一公設的祖靈廟,這是農曆初二的時候所有部落裡的人都會聚集在這裡,舉辦祈福儀式,並且將祖先迎接回家共同用餐。攻頂之後,來到原本舊部落,也是日本神社遺址,是屬於山頂上的平原,站在這平原上可以眺望八瑤灣,相當壯觀及美麗。下山後來到文彬位於溪邊的空地的香菇園,上面有許多板栗樹樹幹,他持續跟大家講解板栗香菇如何從鑽木孔、植菌、封孔以及採收期限等等。
結束在地文化行程後,大家一陣飢餓感湧上,面對早已準備好的原住民風味餐,更是吃的津津有味,而在其中我也品嚐了相當特別的cinavu,這是一個以小米以及葉子包裹而成的米食,口感類似粽子,但清淡的米香以及綿密的口感卻是前所未有的體驗;另有一種像是「草仔粿」的食物,但又與湯圓差不多大小,相當紮實的口感以及綠豆內餡,讓人甜在心頭;而羊奶頭燉雞湯也是有許多同學初次嘗試就愛上那股香味,特殊的植物味道與清甜的湯頭,讓大家連喝了好幾碗;另外石板烤肉以及香酥刺樁丁香魚也使眾人爭搶大快朵頤。
在這樣兩天一夜的參訪之後,讓我深深感受到用心即是專業這句話,許校長是教育背景出生,在他的規劃下,產生「旅人學苑」,結合別具教育意義以及地方產業復興和環境保護復育野牡丹等,這樣的創意巧思以及事必躬親的做事方法,是值得我一再學習,而文彬放棄在都市裡優渥的土木工程師的薪資,返鄉發揮專長以及堅持在地文化深耕,所有這兩天大家看到的,都是幾位發揮專業的專家所努力的成果,讓我感受到一場極盡用心設計的成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