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們一起學習的「種子圈」

佳里奇美醫院│3A 黃百春小組長

  去年佳里院區組成「種子圈」參與了總院所舉辦的品質改善課程及競賽,不知不覺歷經了一年的時間完成這項任務,從未想過初次接觸品管活動的我們,能在這次活動中從參賽的25個組別脫穎而出獲得「佳作」,著實不容易,當得獎名單公佈的那一刻,內心感到不可思議,因為佳里院區共有三組團隊參與競賽,各組都是菁英中的菁英,而我們只是抱著志在參加的學習態度並依進度完成報告內容,讓初出茅廬的我們獲得獎項是一項最大的肯定,雖然佳里院區的資源不是最豐富,但透過互相學習及資源分享,不但提升我們的品管能力,同時也激發出我們的潛能。

   在參與這次的品管活動之前,你若問我品管是什麼?對我們「種子圈」的組員而言,就是與「稽核」及「報表」畫上等號,更不用論及有哪些的改善手法,而護理部為了讓我們對RCA(根本原因分析)有初步的概念,特別邀請總院急診室吳貞鋆高階護理師前來授課,透過小組討論及分享,了解到RCA是用在異常事件調查,須透過資料收集及製作時間序列,由差異分析找出根本原因,進而找到解決方案的品質改善手法;當對於RCA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後,秉持著打鐵趁熱的精神,我們隨即報名總院所舉辦的品質改善課程與競賽,從中學習別人的觀點及對RCA更進一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實際改善臨床作業流程。

   猶記初 加入「種子圈」時,俊璋督導曾告訴我們是代表單位的種子,希望能藉由學習RCA手法並發揮在臨床品質改善,當時得知除了參與品質改善課程外,還需要參與競賽時完全沒有頭緒,更不曉得如何進行,所幸品質改善一連貫的課程安排及進度輔導,不但增進我們對於品質改善的知能,也讓我們依進度逐步完成這項艱鉅的任務;當然,過程中我們也面臨過瓶頸,因為我們小組成員是來自各個單位的種子,要召集開會其實是有困境的,透過會議討論過程發現並非每個人對於事件參與都能主動及積極,如何讓大家在此活動中皆能有所成長是我們面臨的第一個難題,然而,藉由現在最夯的Line傳達訊息、進度內容呈現及內容討論,不但有效提升學習效率並減少開會時間,從中我也學習如何安排進度及縮減會議時間的方法,每個階段都須透過自我學習後再與RCA高手進行請教,過程中也發現每個人的解讀不同,須一再的澄清及釐清,才能完成作業進度,這樣學習方式讓我們在輔導過程中,觀念比別人來的更正確;除此之外,在期中及期末報告時也發現了總院的同仁在於PPT的製作真是令人嘆為觀止,幾乎全程以圖示代替文字,讓人忍不住想向他們討教如何製作好的簡報。

   這一年來的努力成果,收穫並非只有得獎,而是從中學習到處理事件時的時間安排及規劃、RCA手法的運用,看待事件較為客觀及懂得從各層面去釐清事情,現在也能引導別人在看待事情時如何使用RCA進行改善,從未想過自己有這樣的成長,感謝護理部給予我機會參加品質改善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