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假文青一起去看戲
![]() |
雖然本人平時沒氣質,但偶爾還是會補充一下文青的養分,從第一次想到台北看戲卻什麼都不懂的傻鳥,到現在熟門熟路的隻身前往看戲,過程實在請教了谷哥不少次,因此想要跟大夥們分享一下心得:
想看舞台劇可以上各大售票系統如:兩廳院售票系統、搜尋劇團活動訊息,選擇有興趣劇目進而購票,而我是迷妹,當然是為了喜歡的演員而去,她是誰?有鑒於單位學姐妹已經被我推銷到快要翻白眼了,就不再做置入性行銷,因此舞台劇消息一出,粉絲團裡的迷妹們即開始準備搶票,對!這是重點之一,因為舞台劇通常有所謂早鳥票,熱門劇目或演員演出時,想要前排好的座位就必須要搶票,今年這檔戲從2/7開始銷售75折早鳥票,搶票可以去哪裡搶?可以至便利商店售票機台、兩廳院售票端(台南文化中心二樓)及兩廳院售票系統(需申辦會員、信用卡)購票,偷偷告訴你,本人試過,全家機台搶票真的比較快。
通常首演的劇目常為全省巡演,若是加演或再演,則可能是單一地點,這次的劇目雖已不是第一次演出,但還是進行了全省(台北、台中、台南、高雄)演出,那要買哪一場好呢?若不論地緣性,單就場地聲光效果進行比較,個人排名依序為台北、台中、高雄、台南。
「看劇不可以只看一場」,之前有前輩建議同劇目要看2~3場,當時我嗤之以鼻,同樣的東西看3次?又不是神經病,內容都一樣耶,但後來才發現原因為何,第一次可以享受整體氛圍,第二次跟第三次可以深度欣賞演員的表情、肢體表演與劇情,且不同場地與座位亦有其不同感受,因此若無經濟限制,實誠推薦可以看2場,那如何選擇坐位為佳?若沒有金額考量時,可依劇目而訂定,原則上仍然以舞台中線位子為佳,若佈景道具佔舞臺較深的劇,建議可以買前面2~6排座位,若演員走動範圍大,無法一眼以蔽之時,建議可以買中間的5~9排座位。
進場看劇前,記得先買舞台劇節目冊,作為初步的認識,這次因是紀念音樂劇,不免俗也要買一下原聲帶,當個快樂迷妹!
之前看舞台劇,感到最神奇的就是換景與主角們換衣服的速度之快,跡近無聲無息,但這是卻完全不同,工作人員換景沒有過多隱藏,甚至光明正大的搬道具,主角們亦幾乎沒換服,或許是團隊對劇情與歌聲演出具有強大信心,認為觀眾會沉浸於情境中而不拘小節,本劇在說女主飾演一位在北京發跡,在紐約揚名的攝影師,因緣際遇之下接了一個需要回台工作的案子,女主特地選了一家老房子當拍攝地,勘景時卻意外發現,那裡是一家經營不善的咖啡廳且老闆竟是多年前不告而別、不知算不算分手的前男友,女主的生氣、不解…,男友的鬱鬱不樂、不得志與難處…,演出過程搭配情景與劇情進展,一首首張雨生的經典歌曲卻巧妙的搭配其中,彷彿這首歌,這首詞,都是為了他們而寫般,秒秒動聽、分分搞笑與感動,雖然宣傳沒強打,但是看了就會發現,這明明是一部雙生雙旦的劇,至於另外一段愛情故事,就要勞煩您親自來看喔!我都教你這麼多了,還不趕快去買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