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阻塞團隊照護新進展:團隊照護品質保固

  • By 奇美醫院 鄭高珍|肺阻塞團隊 召集人
  • |內科部 顧問醫師
  • |胸腔內科 主治醫師
  • |教育部 部定教授

門診資訊


▎前言
肺阻塞的全名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簡稱:COPD,是不完全可逆的呼吸道阻塞疾病,致病機轉為吸入香菸或其他有害微粒或氣體而引發肺臟及呼吸道產生慢性發炎反應,肺實質受到破壞,使得肺部喪失回彈力,小呼吸道也因為慢性發炎引起黏膜腫脹及呼吸道纖維化,以致造成小呼吸道阻塞而導致呼氣氣流受阻。依據110年國人死亡原因統計結果,肺阻塞仍佔國人十大死因的第八名,死亡人數6,238人,換算為每十萬人口26.6人。預期肺阻塞盛行率在人口老化的情況下,所導致的社會及醫療資源負擔將會更加嚴重,是我們必須正視的重要課題。
▎肺阻塞團隊照護
團結力量大。奇美醫學中心藉由107年9月加入全民健康保險慢性阻塞性肺病醫療給付改善方案,整合成立肺阻塞團隊。在醫院長官的大力支持下,增聘兩位個案管理師,呼吸治療科也配合派出經驗豐富的呼吸治療師出任個案管理師,執行衛教及肺復原運動,並適時提醒接受疫苗注射及定時回診等。我們的照顧面也逐步由門診病人擴大到住院病人。由照護團隊,包括:醫師、護理師、呼吸治療師、藥師、營養師、復健醫師及物理治療師等共同照護。當病人病情急性發作時,經由門診或急診轉住院,各團隊成員會迅速接到通知,告知病人已住入病房,各團隊成員迅速按照自己所負責的業務,主動前往關心並提供必要之照護。除醫護團隊負責醫療照護外,藥師指導藥物的正確使用,營養師執行營養諮詢及營養配方,復健醫師及物理治療師評估並執行心肺復健等。
在團隊所有同仁的共同努力下,運作順暢,於2021年11月19日通過醫策會品質認證,並自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為此我們設計了一個標識,圖形兩邊以6隻手共同托住COPD病人(正好涵蓋醫師、護理師、呼吸治療師、藥師、營養師、復健醫師及物理治療師等6個專業照護單位),綠色則代表給予病人氧氣與健康,也巧妙的把COPD及 2022年認證生效融入圖案中。
▎執行成效
我們初步統計107年9月到110年9月,三年間收案的891位病人,發現急診就醫率由9.36 %降低為5.36%;急性住院率由5.06%降低為3.29%;出院14天再入院率由6.56%降低為4.91%。上述指標均優於醫學中心平均值,成效顯著。
▎專輯簡介
因執行成效良好,獲推薦在奇美醫訊分享心得。本專輯我們特別邀請所有參與肺阻塞團隊照護的同仁共襄盛舉。由胸腔內科主治醫師群介紹肺阻塞的診斷、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急性發作的處置、呼吸衰竭時的處置及安寧療護等。另外也由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介紹肺阻塞病人的急診處置,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介紹肺阻塞病人的加護處置。個案管理師介紹肺阻塞病人的門診衛教。護理師、藥師、營養師、復健醫師及物理治療師分別就其專業介紹相關之照護。戒菸個案管理師介紹如何幫助肺阻塞病人戒菸。期待藉由本專輯讓讀者對肺阻塞有全面且進一步的認識,共同來提升肺阻塞病人的照護品質。
▎展望
我一直勉勵所有團隊同仁,凡是對病人有益的,我們都要盡力做到。我們必須著眼於為病人謀福利,而不是為著應付通過評鑑。只要把病人照顧好,通過評鑑是水到渠成的。團隊同仁在這種利他精神的使命感下,共同努力的結果,發現所執行的團隊照護對病人真正有益,效果良好。這樣的使命感與成就感推動大家繼續努力,期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展望未來,期盼未來第六醫療大樓興建完成後,能有足夠空間設立肺阻塞病人的肺復原中心;也期待除了既有藥物之外,在營養或藥物發展上能有可有效增強病人呼吸肌肉強度及肺功能的產品問世,結合復健及營養與藥物的綜效,使病人得到更好的照護。走筆至此,得詩一首與所有同仁及讀者共勉:「肺阻團隊默契足,照護成效已共睹;病人福祉恆先顧,品質提升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