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部
| 衛教單張編號:A7540102 | |
截肢病人須知
By 骨科 、護理部5A | April, 2025
術後照護
- 請依醫師指示說明進食時間,剛開始進食應先喝水,無嘔吐或嗆咳再進食。
- 開刀後,如果出現嘔吐情形,先將頭側向一邊,避免造成吸入性肺炎。
- 請依醫師指示下床活動。第一次下床活動及在院期間需有照顧者在旁協助,且應先坐於床緣,確認無頭暈情形才可下床,勿勉強下床,避免跌倒。
- 每二小時翻身、拍背一次,並常搖高床頭、作深呼吸及咳嗽運動。
- 手術後依醫師指示冰敷患肢,每次約冰敷20分鐘休息30分鐘,以減輕腫脹疼痛。
- 殘肢按摩:包括輕撫→輕拍→輕搓,按摩動作需柔和勿造成更大疼痛。(將來癒合後若仍感覺不存在的肢體在痛,即幻肢痛,可輕拍患肢10分鐘)
錯誤姿勢
患肢包紮
傷口癒合後,彈性繃帶包紮應持續半年或直到患肢成形,正常義肢應為上粗下細,切忌變成葫蘆型,以免無法裝置義肢。
- 預防壓傷:
- 選擇適當的棉質彈性繃帶,一般為四吋寬,包紮時應鬆緊適宜,壓力平均,避免有皺摺,建議從肢體遠端纏繞至近心端。
- 每天須放鬆繃帶三至四次,用鏡子檢查各個角度有無發紅、水泡、破皮等。
- 每日清潔:
- 用無藥性的中性肥皂洗滌擦乾並抹乳液,勿自行擦藥膏或用手抓。
- 備幾捲繃帶換洗,以中性肥皂浸泡(不可用力揉洗),然後將水擠出(不用扭的)攤平晾於陰涼處,鬆鬆的捲起,以備下次用。
- 包紮法:如圖
出院須知
- 注意患肢正確擺放位置,膝上截肢避免髖關節屈曲。
- 持續執行復健運動。
- 繼續使用彈性繃帶包紮,並遵守包紮原則,切勿提早拆除縫合線。
- 依指示按時服藥及回診,若有下列症狀應立即就醫:
- 傷口有紅、腫、熱、痛等發炎或異常分泌物。
- 傷口有皮膚壞死現象。
- 傷口持續且劇烈疼痛。
- 傷口縫合處破裂。
- 持續高燒不退。
其他
- 住院期間若有需心理或社會資源協助,可主動諮詢本院社服部,或由護理師協助轉介。
- 本院8樓奇恩病房設有宗教室可提供靜思或祈禱,若有需要可洽詢護理師協助。
- 病人有語言、宗教、文化、風俗、飲食習慣等需要,請向護理站人員提出。
~諮詢電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