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腫瘤科

衛教單張編號:57380005
 
化療引起的周邊神經病變
By 血液腫瘤科 | July, 2025

一、什麼是周邊神經病變?
周邊神經病變是由神經損傷引起的病症,常見於接受化療的病人。化療藥物可能損害周邊神經,包括:感覺神經、運動神經與自主神經,進而導致身體功能異常。
二、周邊神經病變如何產生?
化療藥物的神經毒性物質會累積於脊髓背根神經的感覺神經元細胞體處,導致:感覺神經受損(影響觸覺、震動覺)、大神經纖維受損(影響到觸覺、震動覺、本體感覺與肌肉運動)及小神經纖維受損(可能引起便秘、姿勢性低血壓、排尿或性功能障礙等)。
常見藥物包括:
  • 鉑金類- Cisplatin、Oxaliplatin、Carboplatin
  • 紫杉醇類-Paclitaxel、Docetaxel
  • 長春花鹼類-Vincristin、Vinblastine
三、周邊神經病變的三大類型
  • 感覺神經病變:手腳麻木、刺痛、灼熱感或對冷熱遲鈍,可能影響抓握與行走等日常活動。
  • 運動神經病變:肌肉無力、動作笨拙、步態不穩,影響提物、站立與上下樓梯等動作。
  • 自主神經病變:可能導致便秘、排尿困難或體溫調節異常,進而影響生活品質。
四、處理方式
  • 藥物治療:目前以緩解症狀為主,常見藥物包括:Duloxetine、Gabapentin、Pregabalin、Amitriptyline與 Lidocaine 貼片。應由醫師評估後使用,必要時調整化療藥物劑量與治療計畫。
  • 運動:有助緩解症狀、提升功能並降低跌倒風險。建議執行以下運動:
    • 上肢神經鬆動:雙手平舉、手心向下,轉頭時同側手轉為手心向上,左右交替6-8次。
    • 坐骨神經鬆動:身體坐於椅子前1/2,一腳前伸保持膝蓋打直、腳踝勾起,身體直立想像是根木頭,慢慢前傾至腿後側感覺緊繃即可,重複6-8 次。
  • 穴位按壓:屬非侵入性自我照護方式。每次按壓30秒、休息30秒,五次為一輪,早晚各一輪。建議穴位如下:
五、居家照護注意事項
  • 感覺神經:穿舒適鞋子、防止燙傷、定期檢查手腳狀況,避免受傷。
  • 運動神經:可進行輕度活動(散步、伸展運動)、移除居家障礙物、使用拐杖或助行器輔助行走。
  • 自主神經:起身動作緩慢,以避免頭暈或昏厥、採洋蔥式穿搭以應對溫度變化。
六、常見問題解答
Q1. 周邊神經病變會消失嗎?
答:多數情況下,症狀會在化療結束後幾週至數月內逐漸改善,但部分病人可能會持續較長時間。
Q2. 治療期間,我應該如何保護手腳?
答:建議穿著包覆性鞋款,避免走在粗糙或光滑的表面上,可在家中鋪設軟墊,減輕壓力並預防跌倒。

~諮詢電話~
│奇美醫院│電話:(06)281-2811轉55801
│奇美醫院│
電話:(06)281-2811轉5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