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我的BYU學生
以前常聽學姊說有外國實習學生來醫院實習,但一直都是在別的單位,心裡其實都默默的很羨慕那些可以接觸到外國學生的單位。直到今年,聽到外國實習學生將在本單位見習,內心既期待又緊張,一方面期待可以跟外國人接觸覺得很新鮮,即使只是早上見面跟她說聲Good morning,我也會覺得很滿足!一方面語言能力不佳啊!怎麼跟外國學生溝通!?
這天早上,學姊告訴我單位及將有2位BYU學生前來實習,而我將要協助帶一位BYU學生,天ㄚ!!整個晴天霹靂啊!!畢竟要一整天與外國學生相處,全程說著英語,我根本辦不到啊!但還是硬著頭皮上戰場了。
記得第一天看到他們的時候,我整個超像鄉巴佬,心裡驚呼:哇嗚~外國人耶!!好漂亮喔!!當然,我的外表是沈著應戰,但克服語言溝通心裡其實緊張的要命呢!
第一天在學姐們先帶著他們認識環境與單位病人,第二天就與我們一起照護病人,彼此在自我介紹完畢,就開始我們一整天的行程。我們習慣剛上班前先瞭解病人昨日所發生的事、交接班的翻身、病人身上管路及皮膚狀況的檢視
、給藥等治療,當然也需要說著一口破英文加上實際操作,向她們說明後一同執行。其時,一開始壓力真的很大,所以我的工作車畫面上總是開著Google翻譯的網頁,邊講邊翻譯,但還是偶爾會有詞不達意的情形發生,所以比手劃腳也出現在我們之間的溝通,這是很有趣的畫面以及回憶。
相處的這一段時間,除了讓他們瞭解臺灣醫療護理文化之外,我也嘗試瞭解他們西方照護模式,雖然他們只是大學生,也在醫院實習經驗並不久,但仍可知道西方醫療護理與我們相異之處,例如:我們的抗生素幾乎都是粉劑,需計算劑量然後稀釋抽藥,而他們的藥幾乎都是已經稀釋完畢,所以不需花多餘的時間在抽藥上,其實我認為這是非常有效率的;另外,她們可以自行評估病人是否需會診其他科別,然後自行開立會診單;其次,他們認為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抽藥、幫病人執行身體清潔或口腔護理等,因為在她們所實習的醫院裡,會有像是護佐的人員協助執行醫療以外的照護。
當然,除了工作上的交流,我們也聊臺灣美食、旅遊地點、風情文化等等,甚至晚上也約他們一起吃炭烤,這是非常非常棒的交流。雖然與BYU學生有四星期相處的時間,但其實一星期只有兩天,在這八天的相處中,也還換了另一批的學生,但仍讓我對他們印象深刻,而且也非常的喜歡她們。
在照護上,我看到他們對病人與家屬的熱情,就像當時我在實習的模樣!我對他們說:「希望他們未來會成為很棒的護理人員,並且持續擁有著這份熱忱。」。與他們相處,我最大的收獲是我更敢表現我的語言能力,而且也進步了,我學到了許多新的英文單字,下班回家也與我老公說英文(雖然我老公聽不太懂,因為他英文很差。哈哈!!),看著HBO電影我也嘗試不去看字幕,想讓自己聽力更進步,另外,他們離開時,我們互相留了e-mail,偶爾通通電子郵件,瞭解彼此間的近況,今年我交到了很棒很棒的外國朋友,我說,我很期待下次的外國學生來實習,而且我不再害怕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