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特斯拉到智慧檢驗重塑流程改造面對下一個挑戰

  • By 柳營奇美醫院 侯佳儀|臨床病理部檢驗科 主任
醫學檢驗技術歷經傳統手工操作到現代自動化的巨大變革,不僅提升了檢驗準確性,更大幅縮短檢驗時間,改善臨床診斷的時效性。在檢驗流程中,加強風險管理、降低接觸感染性檢體的頻率,已成為檢驗安全的關鍵目標。過去,檢驗前、中、後所有流程幾乎都依賴人工處理,這種模式雖能滿足小規模實驗室的需求,但隨著醫療機構檢驗量的增加,手工操作不僅耗時費力,檢體類型越趨複雜時,更容易造成檢驗流程瓶頸。此外,COVID-19疫情爆發後,感染性接觸檢體的頻率越高,暴露於潛在感染源的風險也同步上升。因此,如何自動化檢驗作業、提高操作安全性,成為亟待解決的挑戰。
2008年,特斯拉推出首款電動車 Roadster,開啟純電動車時代。其後續發展專注於電池技術、全自動駕駛、純電驅動及低碳排放,這些創新理念也逐步應用於醫學實驗室的自動化軌道設計。當「採檢管遇上特斯拉」,檢驗流程徹底革新,系統透過讀取檢體條碼後,機械手臂將採檢管放至電動車,透過智慧軌道至離心機、開蓋設備,並將檢體輸送至對應的檢驗儀器,如需委外代檢或是特殊處理會集中外送區,方便作業。此全自動運作無須人工干預,能有效避免檢體混淆與操作失誤。此外,檢驗完成後,檢體將被自動存放至冰箱保存7天,並於時限到達後自動棄置。2024年5月,實驗室完成改造,本院成為全球首間GLP軌道串聯Alinity ci生化免疫複合機與Sysmex XR-9000 全自動血液分析儀的醫療機構。(圖一)
  • 圖一 GLP軌道檢體運送系統運用電動車運送採檢管至對應的檢驗儀器。
隨著科技發展,全自動化檢驗系統逐步取代傳統與半自動化流程,成為醫學檢驗的關鍵里程碑。此系統整合檢體前處理、數值比對與智慧分析技術,並透過中繼軟體設定多層級判讀規則,例如:Delta check比對機制、檢驗數據計算合理性,加上3D高解析度圖像技術已廣泛應用於血球細胞形態分析,搭配AI運算法則,可進一步提升檢驗速度與診斷精準度。2024年至2025年間,本院自動驗證比例由81.70%提升至87.25%,而急診檢驗報告的平均等待時間在GLP軌道導入後縮短至16.01分鐘。此外,遠端實驗室導入送檢機器人,讓細菌檢體收件至後送的時間縮短約10分鐘。因應本院外出巡檢業務的持續擴展,檢驗量日益增加,導入智慧軌道系統與送檢機器人,實現報告急迫性分流,使檢驗流程動態調整,確保緊急檢體優先處理的同時,不影響院內常規檢驗作業的效率與準確性。(圖二)
  • 圖二 遠端實驗室導入機器人送檢,減少人力移動並提高送檢效率
依照醫院之願景、目標、策略向下延伸,實驗室訂定「成為社會責任感強、工作環境友善且高度現代化的醫學實驗室,強化醫療照護品質,發展並培育優秀檢驗人才,進而提高醫院的外部聲譽,吸引更多病人和合作夥伴的認可,並滿足未來醫院評鑑的標準成為同儕間效法之檢驗實驗室。」的目標,為落實ESG(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治理Governance)理念,實驗室確立「打造ESG智能化實驗室:敏捷韌性、創新永續」作為願景,並積極內化於同仁的日常工作與專業成長中。
2024年2月,實驗室率先完成ESG永續報告書,系統性找出檢驗領域可長期推動的12項永續發展策略,確保醫學檢驗與全球永續發展目標接軌。(圖三)
  • 圖三 ESG教育訓練及活動
然而,我們深知,醫療的價值不僅在於檢驗的精準與效率,更在於對人的關懷與社會的回饋。2023年起,感謝奇美醫療體系社會關懷月專案,讓我們有機會走出實驗室走入社區,帶著床邊檢驗設備與一顆溫暖的心,踏足鹽水、義竹、白河、東山、後壁等地。透過團隊醫療合作,我們將專業帶到最需要的地方,為偏鄉民眾提供更即時、貼近的醫療檢驗服務,實踐醫療對社會的長遠價值與溫暖承諾。
從特斯拉的創新科技到醫學檢驗的智慧發展,我們始終懷抱持續學習與成長的精神,持續拓展檢驗品質的深度與廣度,走出醫院、走入社區與產業現場,為行動智慧醫療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