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部

衛教單張編號:A7750107
 
急性中耳炎
By 耳鼻喉部 | September, 2022

中耳炎是小孩子最常見的感染症之一,常發生在七歲以下的小孩子。
人體的中耳腔藉著耳咽管與咽喉相通,耳咽管可平衡中耳的壓力,中耳腔的分泌物並藉由耳咽管排至咽喉。當感冒等上呼吸道發炎時,耳咽管常因組織水腫而塞住。此時中耳腔的分泌物若無法排出則造成漿液性中耳炎。小孩子的耳咽管較成人為短且呈水平走向,若咽喉的細菌逆行至中耳腔繁殖則造成化膿性中耳炎。此乃中耳炎最常見的原因,其它的原因尚包括:喉扁桃腺肥大、顎裂、鼻炎、鼻咽腫瘤、過敏等。
中耳炎常見症狀為
耳痛、發燒、全身倦怠,有時會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中耳腔初期發炎時,耳膜常為紅色且向外膨脹,在主觀感受上,病人會有耳脹、聽力變差、耳鳴等不適感。幼兒由於尚無語言表達能力,常常會被家長忽略。
急性中耳炎如未予以適當治療,導致中耳腔長期發炎,常併發:傳導性聽力障礙(小孩子常表現學習能力不佳,注意力不集中)、顏面神經麻痺、內耳迷路廔管、內耳迷路發炎、腦膿瘍、腦膜炎等。由於小孩子的語言學習黃金時期是在零至三歲,一旦中耳炎積水,即使是輕度的聽力障礙,也會影響到小孩子的語言發展,而有口齒不清的情形。
對於中耳炎的治療,目前仍有許多歧見。目前較為醫界接受的治療方法,乃先使用適當的抗生素治療,並定期追蹤(約七天回診一次)。如果經過規律的服藥達六週,耳膜發炎症狀並未改善,中耳壓力測試仍為B型,顯示中耳積水發炎仍持續進行,則需考慮接受通氣管置放手術。將耳膜切開,通氣管置於耳膜上,以便引流中耳腔分泌物,縮短治癒的療程,減少長期服藥的作用,如果病人不考慮接通氣管置放手術,仍應規律服藥至滿三個月。如果服藥滿三個月後,中耳炎仍無改善,通氣管置放手術為絕對必要的治療方法。
一般而言,通氣管置入耳膜後,經過六至十二個月會自動脫落。如果長期未脫落,亦可在回診時將通氣管夾出。在通氣管置放期間,應注意避免污水進入耳道。
由於中耳炎須使用抗生素治療,並規律服藥、定期回診(約每七天回診一次),才可掌握療效,避免細菌產生抗藥性,導致藥物治療失敗。置放通氣管之後,仍須規律服藥回診,等到中耳炎症狀消失之後,才可延長回診時間,定期追蹤即可。

~諮詢電話~
│奇美醫院│電話:(06)281-2811轉56000
│柳營奇美│電話:(06)622-6999轉73641-3
│佳里奇美│電話:(06)726-3333轉33915
│奇美醫院│
電話:(06)281-2811轉56000
│柳營奇美│
電話:(06)622-6999轉73641-3
│佳里奇美│
電話:(06)726-3333轉33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