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血管內科
衛教單張編號:A7320005 | |
認識心臟衰竭及居家注意事項
By 心臟血管內科 | April, 2021
心臟衰竭臨床徵象
「心臟衰竭」是指在一群病狀下,心臟因心肌受損或是負荷過度導致功能受損,心臟無法輸出足夠的血量來滿足身體各器官代謝所需,且形成心肌肥大或心臟擴大,靜脈血液回流不順。一般來說,除了年長的人(大於65歲)為高危險群外,心臟衰竭還最常發生在下列這些人身上:
- 心臟病因:高血壓心臟病、冠狀動脈疾病、心肌梗塞、心肌病變、心肌發炎、心臟瓣膜疾病、先天性心臟病、心律不整⋯等。
- 非心臟病因:肥胖、糖尿病及控制差者、高膽固醇、病毒感染、酒精或藥物濫用、甲狀腺疾病、腎病變、嚴重肺部疾病⋯等。當心臟衰竭時,心輸出量不能隨著體內的代謝需求而適量增加,血液打不出去的結果,造成心室充填壓上升,引發肺水腫及全身水腫,此時病人會有咳嗽、喘、呼吸困難、心悸、全身虛弱食慾不振和腳踝、腹部腫脹等臨床症狀出現。照顧心輸出量減少之心臟衰竭病人時,主要是協助病人減少心臟負荷、提供病人心理支持及提供訊息以增加自我照護能力。可依醫囑給予血管擴張劑、利尿劑與適當的氧流量。
心臟衰竭的衛教
- 依醫師指示服藥及定期門診追蹤,不可自行調整劑量、次數或停藥。
- 控制體重:每日監測體重,若兩天增加2公斤以上,需增加利尿劑的劑量,或是聯絡個案管理師或回門診請醫生調整藥物。
- 若出現心臟衰竭惡化之現象,如:胸痛、胸悶、頭暈、腳腫,應提早回診與醫師討論。
- 限制水分及塩份:一天1000∼1500毫升(包含一般水分及飲食中的水分),以免增加心臟負擔。鹽分的攝取一天不要超過3∼5公克,避免罐頭、醃漬食品、醬油製品(包含滷味)等。
- 心臟衰竭病人為避免過多的熱量造成心臟負擔,故在飲食上要有所限制,飲食應依每人每日所需熱量設計均衡飲食,飲食搭配應包含蔬菜、水果、全榖、豆類、堅果種子及低脂乳製品等,進行食物分配及建議份量,食慾差時以少量多餐方式進食。
- 每年定期施打肺炎及流感疫苗,減少出入公共場所,可減低心臟衰竭急性惡化之發生率。
- 規律運動及減重計畫,以漸進方式恢復心肺功能,可增加心肺功能,減輕症狀,提高心臟衰竭病人之生活品質,運動注意事項:
- 運動目標需先和醫師討論。
- 在運動前後需作15分鐘暖身及拉筋運動。
- 以有氧運動為主。
- 應在進食至少90分鐘後才進行。
- 慢慢增加運動量。
- 保持愉快的運動心情。
- 要達到療效,運動需達到每次最少20~30分鐘,每週3次。
- 若運動時有明顯不適,如呼吸困難、胸痛、頭暈等症狀,應停止運動。
每日監測評估表
日期 | 體重(早) | 血壓/心跳(早) | 血壓/心跳(晚) | 飲食+水 總量/(日) |
排尿 總量/(日) |
水腫(O/X) | 運動(O/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諮詢電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