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科
衛教單張編號:A5600216 | |
低鹽飲食
By 營養科 | June, 2024
定義
飲食中鈉的含量較依病情不同而異,通常限制為2000~2400毫克/天。
目的
限制每日飲食中鈉的攝取量,以減少因鈉離子過多而造成體內水分的蓄積或其他生理不適反應。
適用對象
- 水腫者
- 高血壓者
- 腹水者
- 肝硬化者
- 心臟衰竭者
- 妊娠毒血症病人
- 骨質疏鬆者
- 結石者
- 長期使用腎上腺皮質荷爾蒙和類固醇等藥物者
一般飲食原則
- 飲食攝取要均衡,且多樣化。如果體重過重,則須減輕體重,使體重維持在理想的範圍之內。
- 最好多選擇新鮮食材自行製備,若無法自行製備,則須注意以下事項:
- 減少食用湯汁。
- 了解餐廳食物如何製備,可要求製備過程不加鹽、味精或含鹽的調味料。
- 避免選擇鹽醃、醬、滷、鹽漬等調味方式製備食物。
- 準備開水沖掉食物裡的調味料。
- 限制含鹽調味料的使用。
- 可選擇蔬菜、水果取代鹹味點心。
- 加工產品及烘培食品等皆添加含鈉添加物,宜限制食用,如:各類罐頭、麵線、油麵、麵包、糕餅、甜鹹餅乾、魚肉加工製品、醃製蔬菜、甜鹹蜜餞等。
- 選擇市售食品時,應注意其外包裝之營養標示鈉含量,並將鈉攝取量列入飲食設計中。
- 含鈉量高的調味品,如:鹽、醬油、味精等必須按飲食計畫使用。
- 食用市售的低鈉調味品如低鈉鹽及薄鹽醬油時,須按營養師指示使用。且因其鉀含量甚高,不適於腎臟病人者。
- 利用下列烹調小技巧,以增加食物美味。
- 在烹調時使用檸檬、蘋果、鳳梨、蕃茄、芒果、荔枝等水果的特殊酸味,以增加風味。
- 在使用香菜、草菇、洋蔥、香草等味道強烈的蔬菜,來增添食物的美味。
- 中藥材與辛香料的利用:使用人參、當歸、枸杞、川芎、紅棗、黑棗等中藥材及胡椒、八角、花椒、肉桂、香蒜粉、杏仁露、山葵粉等香辛料,可以減少鹽量的添加。
- 低鹽佐料的使用:多用酒、蒜、薑、及香草片等低鹽佐料,達到變化食物風味的目的。
- 糖醋的利用:烹調時使用糖、白醋、香醋、純米醋、高梁醋等來調味,可增添食物酸甜的風味。
- 鮮味的利用:用烤、蒸、燉等烹調方式,保持食物的原有鮮味,以減少鹽及味精的用量。
- 可以使用烤、燻的烹調方式,使食物產生特殊的風味,再淋上檸檬汁,即可降低因少放鹽的淡而無味。
- 烹調時,應多選擇植物油,如: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橄欖油、芥花油等。心血管疾病之病人,忌食椰子油及動物性油脂,如:牛油、豬油、雞油、乳酪、肥肉、豬皮、雞皮、鴨皮等。
- 避免抽菸、飲酒。
- 每日自均衡的飲食中攝取約310~370毫克的鈉量(見下表):
每日均衡的飲食中可攝取的鈉量
類別 | 份量 | 含鈉量(毫克) |
---|---|---|
奶類 | 1杯 | 120 |
豆魚蛋肉類 | 4份 | 100 |
全穀雜糧類 | 3~6 碗 | 60~120 |
油脂類 | 3湯匙 | 微量 |
蔬菜類 | 3碟 | 27 |
水果類 | 2個 | 4 |
總計 | 310~370 |
表一 每日五公克調味品之含鈉量
0~50毫克 | 蔥、薑、蒜、白糖、白醋、肉桂、五香料、甘草粉、白胡椒粉、黑胡椒粉、花椒粉咖哩粉、辣椒粉、香蒜粉、八角、杏仁露、香草片、山葵粉、油蔥酥、蘑菇醬、香醋、純米醋、高梁醋、沙茶醬、沙拉醬、枸杞、酵母粉 |
50~100毫克 | 烏醋、蒸肉粉(五香)、芥茉醬、糖醋醬、蕃茄醬、海苔醬、甜辣醬、甜麵醬 |
100~150毫克 | 烤肉醬、沙茶粉、牛排醬、壺底油膏(低鹽)、素食烏醋 |
>150毫克 | 小蘇打粉、味精、低鈉鹽、味精、高鮮味精、美極鮮味露、鮮雞精、大骨汁、醬油、低鹽醬油、無鹽醬油、壺底油精、黑豆蔭油、薏仁醬油、蝦油、醬油膏、醬油露、蠔油、味噌、豆瓣醬、辣椒醬 |
備註:辣椒、胡椒、咖哩粉等刺激應適量食用。
表二 食鹽與各類調味品鈉含量的換算表
1茶匙食鹽 = 6公克食鹽 (2400毫克鈉) |
= 2又2/5湯匙醬油 = 6茶匙味精 = 6茶匙烏醋 =1 5茶匙蕃茄醬 |
1公克鹽(400毫克鈉) | = 6毫升醬油(1又1/5茶匙醬油) = 3公克味精(1茶匙味精) = 5毫升烏醋(1茶匙烏醋) = 12毫升蕃茄醬(2又1/2茶匙蕃茄醬) |
備註:食鹽中約含有40%的鈉,即一公克食鹽中含有400毫克鈉。
~諮詢電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