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科
衛教單張編號:A5600212 | |
慢性腎臟病飲食原則
By 營養科 | July, 2024
慢性腎臟病人或家屬常為了營養不良或是貧血等問題,而到處尋求偏方、保健食品等等,殊不知如此常會使病人延誤病情或更加速病情惡化。
目的
腎臟發生病變時,無法將體內含氮廢物排出,以致過多含氮廢物堆積在血中,嚴重時甚至造成體內電解質不平衡。依據病情進展不同而給予不同飲食治療方式,以矯正體內水分、酸鹼、電解質平衡,並維持適當營養狀況以減少併發症發生。
一般飲食原則
- 需適量減少飲食中蛋白質攝取量
- 維持營養良好狀態下,適量減少蛋白質,可降低尿毒物質產生,有助於延緩腎功能惡化。多選擇高生物價蛋白質,如:黃豆製品、魚、蛋、肉等;少選擇低生物價蛋白質,如:麵筋、麵腸、烤麩等麵粉製品。
- 蛋白質一份=肉類一兩(約3指大小)=魚類一兩=豆漿190cc/杯=雞蛋一粒=傳統豆腐兩格。(見簡易食物代換表-豆魚蛋肉類)。 建議一天所需蛋白質_____份
- 優先選擇低氮澱粉取代部分主食
- 部分全榖雜糧類所含蛋白質的身體利用率較低,如:紅豆、綠豆、薏仁、皇帝豆等。
- 攝取足夠的熱量。
- 熱量攝取不足時,身體消耗肌肉產生能量,並隨著肌肉蛋白分解尿毒素上升,反而增加腎臟負擔。
- 使用植物油烹調食物,如橄欖油、葵花油、芥花油等多用煎、炒等方式,以增加熱量的攝取,也可於飲料中添加糖飴或粉飴。
- 善用低蛋白澱粉作為熱量供應,食慾不佳時也可製作低蛋白點心,如西谷米甜湯、粉圓湯、蘿蔔糕等少量多餐增加熱量。
- 必要時應選擇低磷鉀營養品補充熱量(建議諮詢營養師)。
- 若血鉀高,應避免攝取過多含鉀量高的食物(見水果蔬菜含鉀量表),且避免含鉀高食品
- 含鉀量高的蔬菜類應先熱水川燙、去掉湯汁後,再用油炒或油拌,因為蔬菜中的鉀經水煮後,可溶於水中,而減少攝入量。
- 少吃生食(包括生魚片、生菜沙拉等)、涼拌蔬菜等未煮熟的食物。
- 盡量不喝湯品:菜湯、肉湯、雞湯、魚湯、火鍋湯、中藥燉湯。
- 減少湯汁或醬汁拌飯/麵,如:滷肉飯、乾拌飯、燴飯等。
- 一般中草藥、人蔘雞精、精力湯、低鈉鹽、薄鹽醬油、咖啡、濃茶,鉀離子含量高,應避免食用。
- 楊桃(汁、乾)因有不明之神經毒性物質,腎病病人食用後可能會出現副作用,應嚴格避免。
- 養成正常的排便習慣,避免發生便秘造成鉀離子的累積
- 若血磷高,應避免攝取過多含磷量高的食物(見磷含量高食物表),鮮奶含磷高建議換成低磷鉀營養品
- 適量鹽分攝取
- 調味品如食鹽、味精、醬油等需按照建議量攝取。
- 高鹽份的食物應避免食用以避免高血壓及水腫。
- 若限制鹽份的使用,食物較清淡無味,建議多使用下列天然調味品:白糖、白醋、蔥、薑、蒜、肉桂、花椒、五香、檸檬汁等食物,可增加美味可口性以促進食慾。
- 水腫時需水分控制,建議每天量體重,觀察體重變化,若體重增加1公斤,表示積1公斤的水,每天體重最多只能增加0.5公斤,假如體重增加太多,表示鹽分和水分攝取太多,要嚴格限制。由每天計算排尿量將尿量加上500c.c.,就是每天可以喝的水量,這些水包括食物中的水分和服藥時的開水。
低蛋白澱粉 |
---|
冬粉、米粉、粄條、河粉、米干、米線、米苔目、蘿蔔糕 |
下列食物若為糖尿病腎病變患者,應依據營養師建議做調整:粉圓、西谷米、粉粿、粉條、藕粉、太白粉、玉米粉、地瓜粉、澄粉、糖飴、粉飴 |
~諮詢電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