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營養

   懷孕期間是「一人吃兩人補」,所以吃出健康,吃出營養是準媽媽最關心的重點之。雖然懷孕是一人吃兩人補,但絕不是「一人吃兩人份」,因為這樣不僅孕婦的體重過重,容易併發妊娠合併症,胎兒也可能變成巨嬰,反而不利生產。

    對於準媽媽們,孕期體重的增加更需要加以注意。而體重增加的目標,是以理想體重為基準。

1)女性的理想體重:(身高-70)×0.6

2)偏低:低於標準體重的90%

3)偏高:高於標準體重的135%

孕期體重理想的增加

懷孕月數

體重狀況

1-3個月

4-6個月

7-9個月

   總計              

孕前體重正常

1-2公斤

5公斤

5-6公斤

12-13公斤

孕前體重偏低

2-3公斤

6公斤

6-7公斤

14-16公斤

孕前體重偏高

1公斤

3公斤

3公斤

7公斤

1.懷孕初期(第一至三個月):是胎兒細胞的分化期,胎兒所需營養並不是很多,孕婦如果攝取過多的熱量,只會增加自己的體重。這段期間孕婦體重增加以1-3公斤為限。這時最重要的是攝取足夠的綠色蔬菜、水果,補充足夠的葉酸及維生素B群,並不需要特別的進補。

2.懷孕中期(第四至六個月):胚胎發展迅速,此期需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及鈣質。這時期孕婦胃口會突然變好,孕吐不再出現,有些人體重會迅速增加,應小心控制體重,以增加3-6公斤為限。

3.懷孕後期(第七至九個月):鐵質的攝取相當重要,這時期胎兒成長速度加快,如果沒有好好控制飲食,體重會快速增加。建議此階段體重增加不超過7公斤為宜。

 

    懷孕期間飲食攝取的原則以均衡為原則,只要每天均衡適當的飲食,也就足以供給胎兒成長所需的各類營養素。孕期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如下:

蛋白質-孕期蛋白質的攝取量要比孕前增加,因為蛋白質中的胺基酸能提供給胎兒生長及腦細胞發育,母體子宮及乳房發育所需,也能幫助母親血液需要的增加量。食物來源:肉類、魚類、牛奶、蛋、豆漿、豆腐等黃豆製品或其他豆類。

維生素存在特定的食物中,若飲食均衡應不需要額外補充營養劑。維生素C含量較高的食物:石榴、柑橘類、木瓜。維生素A含量較高的食物:深綠色及深黃色的蔬菜、水果。

葉酸:懷孕初期具造血、預防胎兒神經管缺損及胎兒畸形的功能。食物來源:肝、腎、瘦肉、深綠色蔬菜、全類、柑橘類水果。

鈣質:可以促進胎兒骨骼與非永久性牙齒生長發育,並可預防孕期的腰酸背痛。食物來源:牛奶、小魚乾、黃豆製品。

鐵質:以補足懷孕及分娩的失血,食物來源:蛋黃、肝、肉類。

纖維質及水分:孕婦應攝取適當的纖維質及水分,以防止便秘。纖維質含量較高的食物,如竹筍及梨、蘋果等。  

     懷孕期間,胎兒是依靠母體供給營養來幫助成長所需。懷孕之中,均衡飲食與攝取適當營養不僅保護母親自己的健康,也為孩子的健康奠立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