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息時刻—談惱人的鼻塞
耳鼻喉科 邱建鋐醫師
鼻塞是民眾前來耳鼻喉科門診求診最常見的主訴之一,然而看似簡單的鼻塞症狀,其實背後隱藏之病因卻是十分複雜,若是輕忽甚至可能造成嚴重後果。以下就針對鼻子的解剖構造、功能及引起鼻塞常見的原因與處置方法加以說明。
![](/ePhotoAlbum/ImgUpload/SmallPics/F9FA2686EEBF56AB0AFEBC56DF1CB5AB.jpg)
人類的鼻子自前方的鼻孔進入後,內部是一個不規則的空腔,我們稱為
鼻腔,鼻腔是由周圍的顱顏骨所構成,其外側壁具有三個平行的突起,也就
是鼻甲,左右鼻腔為鼻中隔所分隔;鼻腔內部由呼吸上皮所包覆,其中靠近
顱底的上皮細胞特化為嗅覺上皮。鼻腔黏膜具有豐富的血管供應與神經支配
。鼻腔壁外側及上方還有數個特化的竇室,稱為鼻竇。
鼻子存在許多功能,其中詳細的機轉有些迄今仍未能充分被醫學界所瞭
解。大體而言,人類的鼻子具有下列幾項主要的功用:一﹑提供空氣進入呼
吸系統的通道;二﹑過濾吸入氣體中的微粒、灰塵、毒素以及微生物等;三
﹑將吸入的空氣加熱潤濕;四﹑產生嗅覺。
鼻塞顧名思義,就是鼻子呼吸空氣的能力受阻,進而產生吸不到空氣的
感覺、甚至覺得呼吸困難。當鼻子的解剖構造以及功能產生異常時,便可能
影響到吸入氣流的通暢。耳鼻喉科邱建鋐醫師表示,引起鼻塞的原因有許多
,比較常見的有:鼻炎、鼻過敏、鼻中膈彎曲、鼻甲肥厚、鼻竇炎、腫瘤等
。小孩鼻塞的原因又與成人較為不同,小孩鼻塞較常見的原因為急慢性鼻竇
炎、腺樣體肥厚以及過敏,成人則較為多樣化。
![](/ePhotoAlbum/ImgUpload/SmallPics/BE9AE34FE5FE45F2FDA5C02FEC8C6E33.jpg)
舉例來說,鼻子過敏乃鼻腔黏膜對於環境中的過敏原過度反應所產生的
症狀,包括鼻塞、打噴嚏、流鼻水以及鼻子癢等,治療方法為避免過敏原刺
激、口服抗組織胺或鼻噴劑,嚴重鼻塞藥物治療無效者可施行鼻腔雷射手術
;感冒引起的急性鼻炎及鼻竇炎症狀多為鼻塞及流鼻涕,治療方式為服用黏
膜去充血劑以及抗生素控制細菌感染,症狀較為嚴重者需以強效藥物治療、
療程也較長;鼻炎或鼻竇炎症狀若久未痊癒,且持續超過三個月以上的時間
則可能已經轉變為慢性鼻竇炎,通常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合併有鼻息肉生
成者,需接受內視鏡鼻竇手術;幼童患者若感冒久治不癒則需注意是否有腺
樣體肥厚或扁桃腺肥大的問題,嚴重者需手術切除以杜絕感染源;若鼻塞合
併有不尋常出血或是頸部淋巴腫大者則需懷疑是否有腫瘤生成。
邱建鋐醫師表示,對於因鼻塞前來求診的患者,詳細詢問其病史是很重要的,耳鼻喉科醫師初步會先以肉眼局部觀察其鼻腔,以評估是否有構造或功能上的異常;對於較為敏感或鼻腔狹窄不易檢查者,則利用鼻腔內視鏡進行更深入的探查;對於較嚴重的病灶例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或腫瘤,安排影像學檢查例如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以獲得更多疾病資訊。民眾本身亦應時刻注意,若身體出現不尋常的變化,儘速尋求專業醫師診治,大部分鼻塞的問題是可以獲得相當程度的治療效果的。
|